|
2018年4月,学校将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做好迎评准备工作,12月18日至21日,学校邀请校外评估专家进校开展预评估,专家进校后要听汇报、进课堂、考察走访、召开师生座谈会,同学们,你们了解学校吗?明白审核性评估是什么吗?能解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吗?今天,小编带你一起熟悉校情、学习评估知识,让我们知校爱校荣校,携手共进,为做好审核性评估发挥我们应有的积极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吧!
1.学校是何时组建的?
1946年建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廊坊师范学校、廊坊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廊坊师范学院。2004年12月,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
2.学校何时接受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如何?
2008年4月接受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为良好。
3.学校“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转型,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层次和水平。
4.学校“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办学、坚持协同发展、坚持改革创新。
5.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
应用型
6.学校的办学层次定位。
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特色专科教育为辅,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
7.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8.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9. 学校的学科建设定位。
省内一流的文科、强势的理科、实用的工科、亮点的术科。
10.学校的校训。
厚德博学、弘毅致远
11.学校的师范文化核心内容。
传承“为人、为学、为师”的师范文化传统;弘扬“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树立“养德励志、勤学笃行、敬业担当、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倡导“惟做、惟创、惟真、惟用”的求实作风;追求“向善、向上、向好、向优”的质量标准,育人师精神,行匠师作为。
12.学校的校徽蕴含着什么意义?
在自然形态中,圆形具有象形集中和流动等视觉特征,是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所以校徽选取圆形,寓意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追求完美。
图标颜色为蓝色,深邃、开阔、宁静。
标志内有中英文廊坊师范学院校名,其中1946为学校建校时间,中心圆内的图形采用变体的两只雄鹰,动感十足,其呈现腾飞之势,翱翔之姿。
两只雄鹰形似 “VICTORY”(胜利、成功)英文单词首拼“V”形,象征团结、祥和、热烈、奋进的廊坊师范学院在不断的发展中走向胜利,走向成功,翱翔全国,铸就辉煌。
13.我校校歌。
《人生路正远》
14.学校共有多少个教学单位?
共16个教学单位(含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
15.学校现有多少个本科专业?多少个招生专业?
60个本科专业,57个招生专业。
16.学校现有专业涉及多少个学科门类?
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17.学校现有在编师资多少人?其中专任教师多少人?
在编师资1399人,其中专任教师937人(含实验教师、辅导员及管理兼课人员)。
18.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多少人?副教授多少人?
教授104人,副教授286人。
19.专任教师中现有博士多少人?硕士多少人?
博士104人,硕士680人。
20.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少项?
近三年,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3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
21.学校现有多少在校生?
学校现有折合在校生21041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8891人(本科14839人,专科4052人)。
22.学校校园占地面积是多少?
学校分两个校区办学,占地117万平方米。
23.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9.5万平方米。
24.学校现有教室多少间?其中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多少间?
学校现有教室493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40间,数字化语音教室7间;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138座,每百名学生拥有座位90座。
25.学校现有学生公寓面积是多少?
学生公寓12.8万平方米,生均6.75平方米。
26.学校建有实验室多少个?
学校现有基础教学实验室62个,专业教学实验室39个,实训场所31个。
27.学校现有多少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经管实验中心、经管仿真实验中心、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中心。
28.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情况如何?
先有馆藏纸质文献143.40万册,生均纸质图书75.47册,中外文数据库13个,镜像数字资源30TB。
29.学校的体育场馆情况如何?
学校现有体育场馆使用面积为10.3万平方米,场馆生均使用面积为5.42平方米,场馆内设施完善。建有标准田径场2块;投掷场1块;标准网球场6块;标准排球场12块;标准篮球场17块;足球场2块;羽毛球场12块;标准手球场2块,体操馆1个。固安校区教学场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包括标准田径场1块,标准排球场6块场;室外篮球场6块。
30.学校建有多少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建有405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教育实习基地有248个,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157个。
31.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多少元?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79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0.94万元。
32.学校开设多少门本科课程?
2016-2017学年,学校共开设2759门本科课程,其中专业课程1726门。
33.学校近三年教师出国(境)外交流学习情况。
近三年,学校已向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派出交流教师74名。
34.近三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多少?
有近千人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获批校级项目83个,省级项目75个,国家级项目30个。
35.学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工作思路。
思想与业务并重、引进与培养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
36.学校加强新进教师培养培训手段。
一是强化岗前培训;二是坚持导师制;三是突出师德和教学能力;四是拓展培训方法与手段。
37.《廊坊师范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7级》提出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
以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原则,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
38.学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是多少?
文科类35%左右;理工科类45%左右。
39.学校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廊坊师范学院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包含教学条件、教师、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评价、教研教改、档案资料、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运行、考务管理、招生、学籍、教材等环节 内容的工作标准。
40.学校的主要监控方式。
三方监控:教学管理人员、同行、学生
三级监控:学校、二级学院、系(部)
三期监控: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
两级督导:学校督导组、二级学院督导组
专项检查内容:实习、实训检查、课堂教学、实验、考试、毕业论文查重、试卷检查等
41. 学校的学生信息员制度。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目的就是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密切注意教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广泛了解教改的信息和动态。
42.我校有哪些软引进专家?
学校现有软引进专家3人:南炳文、万明、乔治忠。
南炳文,中国明史学会前会长,现任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现为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明史与明代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等。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是国务院特贴专家。
万明,先后在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师从许大龄先生。1988年至今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主任、主任。现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明史。出版著作十余部,多次获得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社科成果奖。
乔治忠,历史学博士,长期担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工作。曾被特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兼职教授。现为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43.我校的“三证一升”制度。
即毕业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和研究生升学。
44.我校的培养模式。
正在形成“教导学做研”培养模式。理论施“教”、习练指“导”、感悟兼“学”、模拟仿“做”、合作教“研”。
45.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导向:导人生、导做事、导纪律、导思维。
导学:导读、导练、导作业、导实习、导科研、导论文、导考研、导就业。
46.我校的应用型运行模式。
将逐步形成“多专业、小班级、资源型、高质量”的运行模式。
47.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四层三类”的内容。
四层:基础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
三类:认知性、技能性、综合性
48.我校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
理论:高、精、深、透、新;
实践:实际、实用、实效;
提倡文科实行“专题化、报告式”教学,理科实行“课题化、研究式”教学,实践实行“项目化、训练式”教学。
49.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四大类、七模块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四大类”,即“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学术科技活动、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培养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六模块”,即“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教育活动、专业特色活动、学科竞赛、社团文化与社会工作、校园文化、创新创业”。
50.学生奖励机制。
“3+14+x”学生奖励机制。3是指学生综合测评、班级日志、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等基础性工作;14是指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十佳大学生、自强自立之星、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单项奖学金、学风建设示范班、校园文明号、学风建设示范班创建单位、校园文明号创建单位等校级奖励,并且学风建设示范班、校园文明号实行动态管理; x”是指在校级评优的基础上,推荐参评省级、国家级的评选。
51.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主要有哪些?
学校层面:创业计划大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级学院层面:全国BIM毕业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竞赛、华北五省人文知识竞赛、全国高校社工青年学生实务创投大赛、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
52.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基本情况。
“奖、贷、助、补、减、免、缓、暖”“八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
53.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基本情况。
“1心1创、2级、3会、4模块、5途径”的就业工作格局。即“1心”指的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1创”指的是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设在经管学院);“2级”指的是成立校院两级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3会”是指专场招聘会、小型招聘会、大型招聘会,每年组织150家用人单位的大型招聘会2-3场,各类小型、专场招聘活动80余场,来校招聘单位近8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两万多个;“4模块”指的是就业创业指导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由“大学生活与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创业教育”、“就业指导”4个模块组成,48学时,2学分;“5途径”是指就业招聘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的五种途径,包括就业网、qq群、微信公众号(廊坊师院团委.)、电子屏、专用电话。
编辑:赵雯松 赵丽君 闫烁
责任编辑:彭泽晨 |
|